0%

Note for Linear Algebra 1


第一讲:方程组的几何解释

  • 从3个角度看待方程组:行图形,列图像,矩阵
  • 例如对方程组:

\[\begin{cases} 2x-y=0\\ -x+2y=3\\ \end{cases} \]

行图像

  • 行图像为:

\[ \begin{bmatrix} 2 & -1 \\ -1 & 2 \\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x \\ y \\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0 \\ 3 \\ \end{bmatrix} \]

  • 也可以写成

\[ Ax=b \]

  • 即二维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交点为方程的解,推广到n维就是n维平面上n条直线的交点

列图像

  • 列图像为: \[ x \begin{bmatrix} 2 \\ -1 \\ \end{bmatrix} +y \begin{bmatrix} -1 \\ 2 \\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0 \\ 3 \\ \end{bmatrix} \]

  • 方程的解即向量组的线性组合系数,在这个组合系数下向量组合成目标向量

矩阵

  • 现在考虑列图像,不同的x,y可以导致不同的线性组合,是否对任意b,x都有解?或者说这两个向量的线性组合能否覆盖整个空间?或者说这两(或n)个向量是否线性独立?
  • 如果是,那么这两个(或n个)向量组成的矩阵我们称之为非奇异矩阵(nonsingular matrix),且可逆(invertible);反之称之为奇异矩阵,不可逆

第二讲:消元、回代和置换

消元

  • 考虑方程组 \[\begin{cases} x+2y+z=2\\ 3x+8y+z=12\\ 4y+z=2\\ \end{cases} \]
  • 他的A矩阵为 \[ \begin{bmatrix} 1 & 2 & 1 \\ 3 & 8 & 1 \\ 0 & 4 & 1 \\ \end{bmatrix} \]
  • 经过行变换后为 \[ \begin{bmatrix} 1 & 2 & 1 \\ 0 & 2 & -2 \\ 0 & 4 & 1 \\ \end{bmatrix} \]
  • 再变换为 \[ \begin{bmatrix} 1 & 2 & 1 \\ 0 & 2 & -2 \\ 0 & 0 & 5 \\ \end{bmatrix} \]
  • 这样一系列变换即消元
  • 变换的规律是,第i行的第i个元素设为主元(pivot),通过行变换依次消除每一行主元前面的元素,这样矩阵A就变成了矩阵U(Upper Triangle上三角)
  • 矩阵 \[ \left[\begin{array}{c|c} A & X \\ \end{array}\right] \]
  • 称为增广矩阵(Augmented matrix)。b做同样变换可以得到c

回代

  • 解方程Ax=b等同于解方程Ux=c,Ux=c非常容易求得解,以三元方程为例
  • 因为U为上三角矩阵,z很容易求得
  • 将z代入第二行求得y
  • 将z,y代入第一行求得x
  • 这个过程即回代

置换

\[ \begin{bmatrix} a & b & c \\ \end{bmatrix}*A \] - 这个式子的含义是求得一个行矩阵,其值为a倍A行1+b倍A行2+c倍A行3

同理 \[ A*\begin{bmatrix} a \\ b \\ c \\ \end{bmatrix} \] - 这个式子的含义是求得一个列矩阵,其值为a倍A列1+b倍A列2+c倍A列3 - 可以推出,交换A两行的矩阵为

\[ \begin{bmatrix} 0 & 1 \\ 1 & 0 \\ \end{bmatrix}*A \] - 交换A两列的矩阵为

\[ A*\begin{bmatrix} 0 & 1 \\ 1 & 0 \\ \end{bmatrix} \] - 与矩阵相乘完成了行列变换,这样的矩阵就是置换矩阵 - 在消元中,把第i行第j列处元素消掉所需要的行列变换表示为置换矩阵,记作\(E_{ij}\) - 消元可写成 \[ E_{32}E_{31}E_{21}A=U \]

第三讲:乘法和逆矩阵

矩阵乘法

  • 考虑矩阵乘法 \[ A*B=C \]
  • 第一种算法:点乘 \(C_{ij}=\sum_iA_{ik}B_{kj}\)
  • 第二种算法:看成矩阵乘向量,C列为A列的线性组合,组合系数在B矩阵中,例如:B的第一列中每行元素就是A中各个列的线性组合系数,线性组合之后得到C的第一列
  • 第三种算法:看成向量乘矩阵,C行为B行的线性组合,组合系数在A矩阵中,例如:A的第一行中每列元素就是B中各个行的线性组合系数,线性组合之后得到C的第一行
  • 第四种算法:A的某一列乘B的某一行得到一个子矩阵,所有子矩阵相加即为C
  • 第五种算法:矩阵分块算

逆矩阵

  • 对逆矩阵\(A^{-1}\),有\(AA^{-1}=I\),I为单位矩阵
  • 对方阵,左逆矩阵与右逆矩阵相同
  • 若存在非零矩阵X,使得\(AX=0\),则A不可逆
  • 求逆矩阵的高斯若尔当思想:将A|I作为增广矩阵,将A变换到I时,I相应变换到A的逆矩阵
  • 证明: \[ EA=I \\ E=A^{-1} \\ EI=A^{-1} \\ \]

第四讲:A的LU分解

LU分解

  • \((AB)^{-1}=B^{-1}A^{-1}\)
  • 对A的转置矩阵\(A^T\),易得 \[ AA^{-1}=I \\ (A^{-1})^TA^T=I \\ 所以(A^T)^{-1}=(A^{-1})^T \\ \]
  • 对单个矩阵而言,转置和求逆可以互换
  • 矩阵分解:A=LU,即U通过一系列置换矩阵变回为A,L就是置换矩阵的累积.以3*3矩阵为例 \[ E_{32}E_{31}E_{21}A=U \\ 所以可得L: \\ L=E_{21}^{-1}E_{31}^{-1}E_{32}^{-1} \\ \]
  • 为什么研究A=LU而不是EA=U:因为如果不存在行变换,消元系数可以直接写进L中,反之,如果研究E,第n行的运算与前面已经消元过的第n-1行运算相关,不能直观的写出消元系数

消元消耗

  • 记消元中一次乘法加一次减法即消掉某一元素为一次消耗(是数的乘和减为单位而不是行的乘和减),总消耗为 \[ \sum_{i=1}^{n}i*(i-1) \approx \sum_{i=1}^{n}i^2 \approx \frac 13 n^3 \]

  • 以3*3单位置换矩阵为例,总共有6个(即行互换矩阵)
  • 对这些矩阵,\(P^{-1}=P^T\)
  • 这6个矩阵的置换和逆依然在这6个矩阵之中,称之为群
  • n*n矩阵共有n!个行置换矩阵

第五讲:转置、置换、向量空间R

置换

  • 置换矩阵是用来完成行交换的矩阵
  • A=LU,L对角线上都是1,下方为消元乘数,U下三角为0
  • PA=LU用于描述包含行交换的lu分解
  • P(Permutation置换矩阵)是行重新排列了的单位矩阵,n*n置换矩阵共n!种,即各行重新排列后的数目,他们均可逆,且求逆与求转置等价

转置

  • 行列交换即转置,记作\(A^T\)\(A_{ij}=A_{ji}^T\)
  • \((AB)^T=B^TA^T\)
  • 对称矩阵(symmetric),\(A^T=A\)
  • 对任意矩阵A,\(AA^T\)总是对称的,因为\((A^TA)^T=(A^TA^{TT})=(A^TA)\)

向量空间

  • 向量可以相加减,点乘
  • 空间代表一些向量的集合,不代表所有向量,向量空间是有约束条件的,需要满足对线性组合自封闭的条件
  • 例如\(R^2\),代表所有实数的二维向量空间
  • 向量空间内的任何向量进行线性组合后依然在向量空间内,所以\(R^2\)向量空间内必须存在(0,0)
  • 不是向量空间的一个例子:只取\(R^2\)的第一象限,任意空间内的向量相加依然在空间内,但数乘就不一定(可以乘以一个负数),向量空间是封闭的
  • \(R^2\)内取一条过零点直线可以称为\(R^2\)的向量子空间,这个子空间依然满足自封闭性(加减和数乘)
  • \(R^2\)的子空间都有哪些?
  • \(R^2\)本身
  • 过零点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注意这和\(R^1\)不同)
  • (0,0),简写为Z
  • \(R^3\)的子空间都有哪些?
  • \(R^3\)本身
  • 过零点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注意这和\(R^1\)不同)
  • 过零点的无限大平面
  • (0,0,0)

通过矩阵构造向量子空间

\[ A=\begin{bmatrix} 1 & 3 \\ 2 & 3 \\ 4 & 1 \\ \end{bmatrix} \] - 各列属于\(R^3\),这两列的任何线性组合(数乘和加法)应该在子空间中,称这个子空间为列空间,记作C(A),在三维空间中这个列空间就是一个平面,过这两个列向量及(0,0,0) mark

第六讲:列空间和零空间

列空间

  • 上一讲提到两种子空间,平面P和直线L。\(P \bigcup L\)不是一个子空间,\(P \bigcap L\)是一个子空间

  • 对任意子空间S、T,\(S \bigcap T\)是一个子空间

  • 举个栗子 \[ A=\begin{bmatrix} 1 & 1 & 2 \\ 2 & 1 & 3 \\ 3 & 1 & 5 \\ 4 & 1 & 5 \\ \end{bmatrix} \]

  • C(A)是\(R^4\)子空间,将这三个列向量做线性组合可以得到子空间

  • 下面将子空间与线性方程组联系起来

  • 现提出两个问题:Ax=b对任意b是否都有解?b怎样才能使x有解?

    • 前者回答是,否,因为四个方程,三个未知数,等同于3个列向量的线性组合无法填充整个\(R^4\)空间,即列空间无法填充整个四维空间
    • 后者回答,显然b=(0,0,0,0)是一个答案,b=(1,2,3,4)显然也是一个答案,即先写出任意解(x1,x2,x3),计算出的b就是使x有解的b,等同于只有b在A的列空间内,x有解
  • 如果我们去掉第三列,我们依然可以得到相同的列空间,因为这三列并不是线性无关,第三列是前两列之和,此时我们称前两列为主列,所以此栗中的列空间是一个二维子空间

零空间

  • 零空间(null space)与列空间完全不同,A的零空间包含Ax=0的所有解x
  • 列空间关心A,零空间关心x(在b=0的情况下),在上面那个栗子中,列空间是四维空间的子空间,零空间是三维空间的子空间 \[ \begin{bmatrix} 1 & 1 & 2 \\ 2 & 1 & 3 \\ 3 & 1 & 5 \\ 4 & 1 & 5 \\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X_1 \\ X_2 \\ X_3 \\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0 \\ 0 \\ 0 \\ 0 \\ \end{bmatrix} \]
  • 显然零空间包含(0,0,0),(1,1,-1),这两个向量确定一条直线(c,c,-c),所以这条直线就是零空间
  • 为什么零空间可以称为空间(满足向量空间的自封闭性?):即证明对Ax=0的任意两个解,他们的线性组合依然是解。因为:......矩阵乘法可以展开......分配率......

\[ \begin{bmatrix} 1 & 1 & 2 \\ 2 & 1 & 3 \\ 3 & 1 & 5 \\ 4 & 1 & 5 \\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X_1 \\ X_2 \\ X_3 \\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1 \\ 2 \\ 3 \\ 4 \\ \end{bmatrix} \] - 我们更换了b,解为(1,0,0),有其他解吗,如果存在,这些解能构成子空间吗? - 显然不构成,因为解中不包含(0,0,0),不满足向量空间的基本条件,如本例,两个解(1,0,0),(0,-1,1),但这两个向量的线性组合不通过原点,无法组成向量空间。所以讨论解空间或者说零空间,前提是b=0 - 列空间和零空间是两种构造子空间的方法 - 从几个向量通过线性组合来得到子空间 - 从一个方程组,通过让x满足特定条件来得到子空间

第七讲:主变量、特解

主变量

  • 如何用算法解Ax=0
  • 举个栗子: \[ A=\begin{bmatrix} 1 & 2 & 2 & 2 \\ 2 & 4 & 6 & 8 \\ 3 & 6 & 8 & 10 \\ \end{bmatrix} \]
  • 第三行是第一行加第二行,他们线性相关,这将在之后的消元中体现出来
  • 消元不改变方程的组,因为消元改动列空间,不改动解空间
  • 第一次消元之后,第一列只有第一行的主元不为零

\[ A=\begin{bmatrix} 1 & 2 & 2 & 2 \\ 0 & 0 & 2 & 4 \\ 0 & 0 & 2 & 4 \\ \end{bmatrix} \] - 此时因为第二列第三列线性相关,第二行的主元到了第三列,继续消元 \[ A=\begin{bmatrix} 1 & 2 & 2 & 2 \\ 0 & 0 & 2 & 4 \\ 0 & 0 & 0 & 0 \\ \end{bmatrix}=U \] - 如果我们将非0元素和0分开,会得到一个阶梯线,阶梯数是主元(非0)数,在本例中是2,我们称之为矩阵的秩(消元后剩下几个方程),主元所在的列叫主列(1,3),其余的列是自由列(2,4) - 现在我们可以解Ux=0,并进行回代 - 自由列所对应的解为自由变量x2,x4,可以任意选择,选定之后主列对应的主变量x1,x3可以通过回代解出

特解

  • 在本例中假如取x2=1,x4=0,可以得到x=(-2,1,0,0),而(-2,1,0,0)乘任意实数依然是解,这样就确定了一条直线,但这条直线是解(零)空间吗?不是。因为我们有两个自由变量,可以确定不止一条直线,例如取x2=0,x4=1,可以得到x=(2,0,-2,1)
  • 所以算法是先消元,得到主列和自由列,然后对自由变量分配数值(1,0),完成整个解(-2,1,0,0),再对自由变量取另外一组值(0,1),再得到一组完全解(2,0,-2,1)。
  • 两次对自由变量取特殊值(其中一个为1,剩下的都是0,不能全为0,那样得到的完整解也全为0)得到的两组解称为特解,根据特解我们可以得到解空间:两组特解的线性组合,a*(-2,1,0,0)+b*(2,0,-2,1)
  • 秩r代表主变量即主元的个数,只有r个方程起作用,m*n的A矩阵有n-r个自由变量

简化行阶梯形式

  • U还能进一步简化 \[ U=\begin{bmatrix} 1 & 2 & 2 & 2 \\ 0 & 0 & 2 & 4 \\ 0 & 0 & 0 & 0 \\ \end{bmatrix} \]
  • 在简化行阶梯形式(reduced row echelon form RREF)中,主元上方也全是0 \[ U=\begin{bmatrix} 1 & 2 & 0 & -2 \\ 0 & 0 & 2 & 4 \\ 0 & 0 & 0 & 0 \\ \end{bmatrix} \]
  • 而且需将主元化为1,因为b=0,所以第二行可以直接除以2 \[ U=\begin{bmatrix} 1 & 2 & 0 & -2 \\ 0 & 0 & 1 & 2 \\ 0 & 0 & 0 & 0 \\ \end{bmatrix}=R \]
  • 简化行阶梯形式以最简形式包含了矩阵的所有信息
  • 单位矩阵位于主行与主列交汇处
  • 最终得到一个极简的方程组:Rx=0(列可以随便交换位置),F代表自由列 \[ R=\begin{bmatrix} I & F \\ 0 & 0 \\ \end{bmatrix} \] 其中I为单位矩阵(主列),F(自由列对应的矩阵),R有r行,I有r列,F有n-r列

零空间矩阵

  • 零空间矩阵,它的各列由特解组成,记作N,可以看出若有a个自由变量,则N有a列,若无自由变量,则N不存在,x只有唯一解或无解 \[ R*N=0 \] \[ N=\begin{bmatrix} -F \\ I \\ \end{bmatrix} \]
  • 整个方程可以写成 \[ \begin{bmatrix} I & F \\ \end{bmatrix} \begin{bmatrix} x_{pivot} \\ x_{free} \\ \end{bmatrix}=0 \] \[ x_{pivot}=-F \]

最后举个栗子过一遍算法

  • 原矩阵 \[ A=\begin{bmatrix} 1 & 2 & 3 \\ 2 & 4 & 6 \\ 2 & 6 & 8 \\ 2 & 8 & 10 \\ \end{bmatrix} \]
  • 第一遍消元 \[ A=\begin{bmatrix} 1 & 2 & 3 \\ 0 & 0 & 0 \\ 0 & 2 & 2 \\ 0 & 4 & 4 \\ \end{bmatrix} \]
  • 第二遍消元(进行一次行交换使得第二个主元在第二行) \[ A=\begin{bmatrix} 1 & 2 & 3 \\ 0 & 2 & 2 \\ 0 & 0 & 0 \\ 0 & 0 & 0 \\ \end{bmatrix}=U \]
  • 显然r=2,1个自由变量,令自由变量为1,得到特解x \[ x=\begin{bmatrix} -1 \\ -1 \\ 1 \\ \end{bmatrix} \]
  • 零空间就是cx,一条直线,这个x为零空间的基
  • 接下来继续化简U \[ U=\begin{bmatrix} 1 & 0 & 1 \\ 0 & 1 & 1 \\ 0 & 0 & 0 \\ 0 & 0 & 0 \\ \end{bmatrix}=R= \begin{bmatrix} I & F \\ 0 & 0 \\ 0 & 0 \\ \end{bmatrix} \]

\[ F=\begin{bmatrix} 1 \\ 1 \\ \end{bmatrix}=U \]

\[ x=\begin{bmatrix} -F \\ I \\ \end{bmatrix}=N \]

第八讲:可解性与解的结构

可解性

\[\begin{cases} x_1+2x_2+2x_3+2x_4=b_1\\ 2x_1+4x_2+6x_3+8x_4=b_2\\ 3x_1+6x_2+8x_3+10x_4=b_3\\ \end{cases} \] - 写成增广矩阵形式: \[ \left[\begin{array}{c c c c|c} 1 & 2 & 2 & 2 & b_1 \\ 2 & 4 & 6 & 8 & b_2 \\ 3 & 6 & 8 & 10 & b_3 \\ \end{array}\right] \] - 消元得到: \[ \left[\begin{array}{c c c c|c} 1 & 2 & 2 & 2 & b_1 \\ 0 & 0 & 2 & 4 & b_2-2b_1 \\ 0 & 0 & 0 & 0 & b_3-b_2-b_1 \\ \end{array}\right] \] - 第一列和第三列为主列,第二列和第四列是自由列 - 可解性:有解时b需要满足的条件?易得条件为b必须在A的列空间里 - 如果A各行的线性组合得到0,b需要满足什么条件?那么b中元素的同样组合必然也是零 - 如何求Ax=b的所有解? - 第一步:求一个特解,将所有自由变量设为0,求所有主变量,在例子中,\(x_2和x_4\)设为0,可以解得\(x_1和x_3\)分别为-2、1.5 - 第二步:完整的解为一个特解加上零空间中任意向量 - \(Ax_{particular}=b \\ Ax_{nullspace}=0 \\ A(x_{particular}+x_{nullspace})=b\) - 在此例中,特解为(-2,0,1.5,0),零空间中的解为(-2,1,0,0)和(2,0,-2,1) - 完整解为: \[ x_{complete}= \begin{bmatrix} -2 \\ 0 \\ 1.5 \\ 0 \\ \end{bmatrix}+ c_1\begin{bmatrix} -2 \\ 1\\ 0 \\ 0 \\ \end{bmatrix}+ c_2\begin{bmatrix} 2 \\ 0 \\ -2 \\ 1 \\ \end{bmatrix} \] - 其图像如果在以4个解为轴的四维空间中画出,是一个平面,类似于子空间从零点平移过特解点

解的结构

  • 现在考虑秩为r的m*n矩阵,r<=m,r<=n ,r取满秩时的情况,r=min(m,n)
  • 列满秩:r=n<m,此时没有自由变量 ,N(A)={0},Ax=b的解只有特解一个(b在列空间内),或者无解。此时R的形式为 \[ R=\begin{bmatrix} I \\ 0 \\ \end{bmatrix} \]
  • 行满秩:r=m<n,此时消元时不会出现零行,对任意b,Ax=b有解,共有n-r即n-m个自由变量,此时r的形式为 \[ R=\begin{bmatrix} I & F \\ \end{bmatrix} \]
  • r=m=n时,A为可逆矩阵,R=I,N(A)={0},Ax=b对任意b有解,解唯一

一个网友从向量空间角度的解释

当向量所占的维数r等于向量的个数n又等于母空间m的维数的时候。这些向量就可以组合成母空间内任意的向量了,即无论b为何值一定有解,但由于必须要所有的向量共同组合才能到达整个母空间任意坐标点,所以每个向量的伸缩必须时特定的量,即x只有一组解。 当向量所占的维数r等于母空间m的维数的时候小于向量的个数n时,即A中的部分向量伸缩组合就可以到达母空间的任意坐标点。那么这里就存在着自由向量了,无论b取空间里的什么位置,你可以先随意伸缩你的自由向量得到一个新向量,然后通过那部分可以完全到达母空间的向量与这个新向量一起进过特定的收缩得到向量b。只要自由向量的伸缩量改变那么其它向量的收缩量也要跟着改变,那么X就有无穷多组解。(用x的表达公式来描述就是你可以用A中部分向量(m个主元向量)伸缩组合得到b(此为特解)并且再通过m个主元向量与另外n-m个自由向量随意组成0向量,就可以得到无穷多个x组了) 当向量所占维数等于向量的个数小于母空间的维数时,即A中的向量无论怎么伸缩组合只达到母空间中的一个子空间。那么当b在这个子空间时那么A通过特定的伸缩可以到达这一坐标点即X有一组解(这里由于没有自由向量所以没有多解的情况,不要存在b只占子空间部分维数留另外的给自由向量的想法,b在r的每个方向都有值,0也是值。就拿子空间为3维空间举例,如果b只在xy平面内,Z仍然需要进行收缩,缩为0,不是自由的)。如果b没在这一子空间内,那么无论A中向量如何收缩都不能得到即无解(同样拿三维举例,如果A中的向量只在xy平面那么如果b为(1 2 3)你如何收缩取得?) 当向量所占的维数小于向量的个数小于母空间的个数时,即A中的向量只能覆盖母空间的一个子空间但在这子空间有自由向量,那么如果b在这个子空间内那么情况和第二点相同,X有无穷多组解;如果b在子空间之外,X无论如何收缩都不能达到,无解。